当我们要使用某一种类时,在之前就知道它的使用方法。如果对类的方法不了解,又想要实现其功能时,我们可以借助反射来实现。这种方法在程序运行时才能知道对用的类,下面我们就反射的概念、使用场景、优点进行介绍,然后以Student类为例,在实例中体会反射神奇的用法。
1.反射概念
反射就是在运行时才知道要操作的类是什么,并且可以在运行时获取类的完整构造,并调用对应的方法。
2.使用场景
IDE自动提示功能,对象(提示:属性、方法)
不知道类或者对象的具体信息,应该使用反射来实现。
比如类的名称放在XML文件中,属性和属性值放在XML文件中,需要在运行时读取XML文件,动态获取类的信息。
3.优点
通过反射,java可以动态的加载未知的外部配置对象,临时生成字节码进行加载使用,使代码更灵活,极大地提高应用的扩展性。
4.实例
先写一个Student类。
获取Class对象的三种方式
Object ——> getClass();
任何数据类型(包括基本数据类型)都有一个“静态”的class属性
通过Class类的静态方法:forName(String className)(常用)
Object类中的getClass方法、因为所有类都继承Object类。从而调用Object类来获取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|
|
以上就是java反射的基础知识介绍,当我们对某一种类的方法不明确时,可以借用反射的方法来实现类的功能。对于一些刚学java的初学者来说,反射的使用非常友好,可以快速调用类方法。